本书为贵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2016年度重点图书,获2016年贵州省出版传媒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
天柱,位于贵州东部,以城北“石柱擎天”景观而得名。在天柱,古今民众往往每做一件好事,就立一块石碑把慷慨解囊、乐善好施的事迹记载下来,包括事件的经过、组织者、参与者,以及他们捐款集资、投工投劳的情况,以之启迪教育后人。总之,凡是有公益事业活动的地方便立有碑刻,志述前人急公好义的功德,甚至连寨边古树、风水林、坟山都立有禁碑加以保护,重大的建设工程如古代建校办学、修祠立庙等都有刻碑记载,古今流传。
碑刻的历史价值与文献价值对研究天柱县乃至整个清水江流域社会发展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明代以后,天柱碑刻渐多,然而历经沧桑,存世明碑极为罕见,清朝乾隆、嘉庆时期达到鼎盛,这些古碑是天柱县自宋元以来特别是明清以来政治、军事、经济、宗教、科技和民族历史文化的客观记载,对其中濒危碑刻文献资料展开抢救并征集整理,以拓片、抄录、拍照和注释的方式辑成书妥善收藏保存,进一步弘扬和继承历代天柱各族人民从事经济文化建设,开展乡村公益事的优良传统美德,切实发挥文史资料启迪当代、资鉴未来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共选编天柱县域内1949年以前的古碑刻630余通,其中石碑624通,摩崖石刻8处,图片640多幅,分为津梁道路、井泉公益、楼台亭阁、功德谕示、墓碑墓志、文化教育、乡规民约、宗祠祭祖、宗教信仰、地界标志、摩崖石刻等11个类别加以整理、注释,以“一碑一图”的方式进行编排。本书作为清水江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部绚丽多彩的桥梁建筑史、交通运输史、文化教育史、科技发展史、生态保护史和区域宗教史,群众参与公益事业文明史,是不可多得的社会科学参考资料,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
本书由政协天柱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编,责任编辑周清、舒艳雪 、申云,装帧设计:陈艺,定价:420.00元(全3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