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鲁,我的王》
发布时间: 2018-05-08 浏览次数: 172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花朵,是人性之美的灵光,是人类最纯粹的精神家园。诗人以其生花的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歌,扣击着读者的心灵,给人们以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双重享受和熏陶。当下的时代,是一个非常需要诗歌的时代,需要从历史英雄史诗中汲取文化的营养,需要诗歌给沉溺于物欲中的芸芸众生,下一副历史时代的清醒剂。

本书为“舍不得乡愁离开胸膛”系列丛书之一种,它的基调是通过赞颂苗族祖先亚鲁王,表达对苗族世居地文化的眷恋与向往。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骁勇为“王”、只退为“王”、感恩为“王”、大美为“王”,每部分下的三个小标题既相互联系,又各成体系。长诗乘势“骁勇”“知退”“感恩”“大美”为王,发扬人性之光,领悟自然法则的王气,以谦和退让为道,以君子大义为根,以百姓冷暖为基。本书语言优美,诗歌表达既有文学上的诗情画意,又有史诗的厚重与对现实的思考。文章虽然以诗歌形式写成,却内容饱满,含义深远,既对苗族几千年历史与文化进行了描摹与赞赏,也在勉励现在苗族的后人们继续继承并发扬光大苗族文化。

在《亚鲁,我的王》创作和构建的亚鲁王的诗化世界里,迁徙、创世、征战、爱恨情仇交织成了文化的共同主题,内心的共同意志和共同意愿,将得失成败放在了文化哲学层面进行考量,并融入于大千世界之中,浸入于自然和人的融混之中。其温情与敬意构成了诗歌创作的底色。基于此,诗的主人公主动放弃征战,退避三舍、万里迁徙,开辟出一个民族新的生存空间,其间对生命的无限敬畏,对苍生的博爱情怀,对生存的明智追求,对历史悲壮的抉择,通过诗歌创作者的温情与敬意,鲜活地展现出来跃然于纸上。诗人深刻展现出把维持生命的秩序和尊严放在核心地位,以大同、和谐、包容为目标的智慧追求,这里面的含藉的悲情、悲壮可谓刻骨铭心,这对整个中华民族延续拓展来说,也不失为一种有力的具有极其长远意义的历史决定和发展底蕴,这也是中华民族延绵不息的一种文化因子。

本书作者肖仕芬,笔名紫丁香,苗族,亚鲁王后裔,80后,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杨杰,笔名小语,1972年生于“中国诗乡”绥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本书摄影王凯俊,1967年生,贵州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紫云自治县摄影家协会主席。

本书为贵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2016年重点图书,获2016 年贵州省重点图书出版传媒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