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三线”《飞天》捐赠仪式暨“传承三线精神 点亮青春梦想”诗歌朗诵会在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举办
发布时间: 2025-06-30 浏览次数: 10

飞天逐梦六十载,三线铸魂万古青。627日,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诗意盎然、情怀激荡。“航天·三线”长诗《飞天》捐赠仪式暨“传承三线精神 点亮青春梦想”诗歌朗诵会在学院B201报告厅举行。著名诗人、省作协原副主席、市文联原主席李发模,中国作协会员、贵州省作协理事、长诗《飞天》作者小语,航天十院社会事务部部长潘江波,贵州省社科院三线研究院院长李代峰,贵州大学出版社社长闵军、贵州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吴瑕,贵州航天工业学校党委书记付国尧,“三线”三代、贵州开源宏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承融,《贵阳日报》培训中心主任杨焱,诗人、贵州省诗人协会主席郭思思,学院党委书记冯尧,以及学院其他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唐明华主持仪式。



冯尧在致辞中,向捐赠者及各界来宾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他深情回顾了三线建设者在艰苦卓绝环境中铸就伟业的峥嵘岁月,深刻阐释了“三线精神”的丰富内涵。冯尧强调,《飞天》是文学的丰碑,更是精神的灯塔,为学院师生提供了鲜活教材。学院将以此次捐赠为契机,重点在四个方面深化实践:一是以诗为引,厚植家国情怀;二是以文化人,锻造工匠精神;三是以创促教,点亮青春梦想;四是精技砺能,培育时代工匠。

吴瑕介绍了“三线”主题文学丛书(三部曲)的出版历程,她表示,《飞天》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希望《飞天》能够走进更多读者心里,让“三线建设”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诗人小语分享了《飞天》创作背后的心路历程和捐赠缘起。他表示,书写《飞天》是为将“三线”建设者的热血史诗镌刻于文字,选择捐赠给航天职院,是源于共同守护三线记忆的深切共鸣。

《飞天》是诗人小语“三线”主题长诗三部曲之一,是以航天精神为内核,以史诗般的笔触全景式呈现了三线建设的历史画卷。在捐赠环节,诗人小语与李承融共同向学院捐赠《飞天》诗集1000册,冯尧代表学院接受捐赠。

李发模、闵军、李代峰、潘江波、郭思思及“三线”后代代表分别向学院图书馆、贵州航天工业学校、贵州航天技师学院、“三线铸魂”班主任工作室赠书。

李发模高度评价了《飞天》的历史和文学价值,并引发大家对“三线建设”、“三线精神”和“三线人”的深度思考。

捐赠仪式后,市朗诵文学研究会、学院师生及汇川区第二小学学生共同呈现了“传承三线精神 点亮青春梦想”诗歌朗诵会。朗诵会由黄勇的《用诗歌守望“三线建设”》开场。

随后,郑超、刘以诺、梁光旭、袁情朗诵《走,又去娄山关》;陈航、王宇龙、龙诗琪朗诵《梅花朵朵岭上开》;杨骐源(汇川区第二小学二年级学生)朗诵《我家是遵义的》。


姚水逸湫、何远艳、张轼带来《行走在遵义的“大连路”上》;周韦梦、郭佳媛、胡念、谭蓥均、李展朗诵《“‘支内’职工”你还好吗》;最后,向晖以朗诵《“落地拱”还在》作结。这些在《飞天》诗集中的诗篇犹如时光隧道,让三线建设者铿锵的足音从历史深处传来。


据悉,此次活动由航天职院、遵义市朗诵文学研究会主办,航天职院“三线·铸魂”班主任工作室(贵州省高校班主任工作室)承办。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的交流,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学院将以此次捐赠活动为契机,引导广大师生从三线建设的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诗人、评论家代表、三线学者代表、三线后代代表,市朗诵文学研究会,学院师生代表300余人参加活动


来源:动静新闻

一审:徐  

二审:龚晓康

三审: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