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思集》
发布时间: 2017-08-10 浏览次数: 80

基本信息:

 
中国书法思想史

《乡思集》

作   者:龙立霞责任编辑:高佩佩出 版 社:贵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9I S B N:978-7-81126-926-0所属分类:文学艺术,精品图书定 价:¥38.00


编辑推荐

   本书为作者为纪念自己走过的文学之路,将作品集结起来,汇编而成。从《阅趣》到《礼物》,从《家乡的味道》到《致烈日下的劳作者》,从《竹篱上的藤蔓》到《卖鱼》,从《镶嵌在北京晨曦里的目光》到《那年那人那山》。作者思绪飘飞,在记忆和现实交织的梦境里不停穿梭,不仅绘制出一幅幅生动恬静的家乡图景,更带给我们无限美的享受。
作者简介
   龙立霞,苗族,贵州省锦屏县人,法学学士,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代表作品味为《乡思集》。
摘   要

桃李芳芬是故乡

一夜春雨恍若梦,欢喜忧愁尽其中。

他乡际遇桃花雨,半醉半醒是故乡。

   三月,一场期盼已久的春雨飘然而至。我不禁想起大学同窗的这首打油诗。又一次在梦里与故乡漫山遍野的花海擦肩而过。回过神,片片桃花、梨花飘落,红白辉映,一派春意。

   我的故乡偏居杉乡一隅。在梦里,夕阳伴我走过孤独的山冈 , 山脚下袅袅炊烟升起,我情不自禁,大声向天地宣告,山下炊烟升起的地方,就是我的故乡。

   八十年代的故乡可谓穷乡僻壤。放眼望去,寨前寨后草木杂生,山坡上也到处生长着巴茅、牛鞭草、狗尾草、肾厥、蒲公英、胡柴等植物。

   小时候记忆最深的,是夜晚追随父亲去西瓜田的守瓜棚过夜。盛夏的蚊子狠毒又阴险,仿佛拥有类似高科技时代的 GPS定位功能,总能清晰地辨别出人的位置,然后冷不丁咬人一口。那疼痛瘙痒,无法用言语形容,只能咬牙切齿地诅咒那该死的蚊子。可那蚊子偏是不依不饶,你越拿它没办法,它越是得寸进尺,一边得意地在你耳边嘲笑,一边不停地叮咬你,扰人清梦。即便如此,我还是不愿躲在安静的房屋里。因为待在守瓜棚里不仅能听到虫子欢乐的清唱,感受到夜风温柔的轻拂,还总有那么几次激动人心的时刻。“抓强盗啦!”一声沙哑的呐喊划破夜空的宁静,瞬间,手电的光点在整个田坝子亮起,仿佛一颗颗被惊醒的星星猛然睁开了眼睛。大人们都向着山坡方向追逐,小孩们则兴奋地站在西瓜棚前等待着消息。好奇心盛的我总是幻想着强盗们面目狰狞的模样,期望父亲能抓一个回来,但终究没有见过一个真正的强盗。

   放牛,是我童年的另一乐趣。棕色的牯子脾气暴烈,是寨子上出了名的“打架”高手。而黄色的母牛生性乖巧,惹人怜爱,它最大的优点是不吃秧禾。母亲告诉我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不以为然,以为她又在逗我开心,诳我去放牛。但当我真正见证,那头黄牛在无人看管下而不偷吃一口秧禾时,我简直爱死这头心地善良的母牛了。从此,屋前屋后,山前山后,我追随着这头牛,逛遍了寨子的每一个角落,看清了故乡的面貌。故乡是那么自然而美丽,充满着原始的诱惑;故乡又是那么的贫瘠和落后,让人向往着远方。

   不知从何时起,故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开始刨土开荒,寨前的山坡被整理成一梯带一梯带的山地,仿佛一个追寻发展和致富梦想的梯子,一直延伸到更远方。人们在山地里亲手种上一株株春天开花,夏天盛果,秋天丰收的“致富树”。很多年后,我才得知,那是一个政府扶持、干部捐助、农民合作创业的示范项目。只可惜,我的寨子没有直接受益。但眼前的变化,却激励感染着寨上的人们,他们开始效仿,占山开荒,打造着一个又一个追寻发展和致富梦想的梯子。这些梯子,占据了寨子所有可以利用的空间。梯子上的“致富树”,不仅有梨树、李子树,还有油桃树、杨梅树和栗子树。每到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漫山遍野桃李齐开,繁花似锦,春梢新绿点缀映衬,美不胜收。从那以后,每次清明,我都会与故乡有个约会,都会与故乡的山水、故乡的桃李、故乡的花海有个约会。

   多年以后,我已记不清故乡原来的模样,只知道,父亲其实是最早发现寨子里荒山野岭的价值的人,但也是最失落的人。父亲曾一次次地把荒山上的柴草砍除,一次次地开荒种地,但却又一次次地撂荒。只因荒地被寨上另外的人占去,开垦成梯带,种上了心中的“致富树”。最初我无法理解父亲的努力为什么会付之流水。多年以后才知道,改革创新的春风,在某个春日的午后降临到这个偏远的村寨,机不逢时,也难怪如此。父亲是个善良正直、勤劳勇敢的人,但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一个人的辛劳及汗水,竟是如此微不足道。即便如此,父亲认定,付出过就是值得的。这种精神,就一直陪伴着我,鼓舞着我。而父亲更加感谢党的引领和人们的辛劳正直,他们改造了这个让他失落的地方,让这里鸟语花香,充满了希望。

   再一次回到故乡,接受漫山遍野山花的欢迎,感受繁花似锦的簇拥和洗礼。我知道,我已投入故乡的怀抱,我想就这样慢慢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