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出版社向台湾10家图书馆赠送《国际视野中的贵州人类学·第四辑》
发布时间: 2017-12-27 浏览次数: 73

  

20171226日,贵州大学出版社特别向台湾相关学术机构赠送了《国际视野中的贵州人类学·第四辑》系列丛书。这10家单位分别是:“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图书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图书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联合图书馆、台湾大学图书馆、交通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政治大学图书馆、东华大学图书馆等。

该丛书为2017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16年贵州省级出版传媒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贵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社科学术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主要由台湾辅仁大学及贵州大学一批在民族学、人类学领域造诣较深的资深学者完成,书稿内容涉及苗族、侗族及未识别民族等,主要研究区域社会的族群文化、社会组织、婚姻家庭,服饰特质和民族性格等,运用点面结合,微观与宏观相互交错的方式研究。

《侗族巫蛊与阶层婚研究》一书通过考察中国历史文献所记载的巫蛊信仰现象和国内外学术界对巫蛊及其巫术文化的研究,在深入分析侗族文化和社会的基础上,以人类学田野调查个案为实证,探讨巫蛊信仰与阶层婚之间的关系。巫蛊的实质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以邻为壑地想象与建构他者的方式,侗族巫蛊信仰在婚姻中,体现为一种禁忌,同时也是一种权力,成功地限制了非婚姻圈内的他人或集团分享圈内的婚姻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效地实现了婚姻圈内部对资源利用的有序合作,以有无巫蛊来建构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层,是社会分层中以文化分层来区分群体层级的一种典型。探讨巫蛊信仰与阶层婚之间的关系,意义十分重大。

《苗族古歌演唱传统与地域社会研究》一书利用不同场域、不同区域、不同内容的苗族古歌,分析苗族的创世、祭祖、迁徙、婚姻、社会秩序以及其稻作文化和族群等内容,试图从这些内容中探讨苗族的神圣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构建,并从祭祖、迁徙的古歌内容分析学界一直争论的族源和民族迁徙史,探讨其稻作文化和家、家族及族群是为了从苗族古歌的经典文本分析苗族文化和社会的根基。通过苗族古歌来研究其背后的社会和“人”,分析苗族古歌与民俗仪式、族群认同、婚姻圈、基层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揭示古歌不仅仅是苗族传统社会现实的反映,反过来,古歌同时也利用传统的创造,利用社会记忆的建构,具有对社会进行模塑、规制的功能。

此次赠书活动不仅有利于丰富馆藏资源、拓展馆藏建设深度、加深文化传播交流互鉴,可为台湾方面的研究者、读者阅读、感知、了解文化提供更充足的资料保障,更好地将贵州民族文化更深层、进一步地向大众推广开来、传播出去、富有更丰富的文化魅力,让更多读者触摸感受到贵州民族文化的脉搏,感受文化魅力,加深对贵州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对传承知识与弘扬贵州民族文化精神具有重大意义,体现了文化知识的价值使命,从而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促进社会文明繁荣昌盛,同时,此次赠书活动也扩大了贵州大学出版社在港台文化学术界的影响。(文:古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