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中的贵州人类学•第四辑》之《中国贵州省施洞苗族围腰之研究》
发布时间: 2019-03-29 浏览次数: 1604

  

  

《国际视野中的贵州人类学·第四辑》之《中国贵州省施洞苗族围腰之研究》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17年度),为2016年贵州省出版传媒事业发展重点图书,获2016年贵州省出版传媒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

  

  

《中国贵州省施洞苗族围腰之研究》一书是作者借由在中国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施洞镇实施的田野调查,结合辅仁大学织品服装学系“中华服饰文化中心”的苗族妇女服饰藏品中施洞类型围腰所进行的研究,通过介绍施洞苗族的历史、人群与服饰概述、施洞类型围腰的工艺、施洞类型围腰的设计原则、围腰的设计元素与性别意向、施洞发展的变迁等内容,可进一步了解到施洞苗族女性制作技艺及穿着情况,围腰的分类、型制结构、纹样的命名与设计元素。本书力图借此理解围腰与施洞苗族女性的社会生活脉络关系,并突显围腰之于女性身体意象、生育繁衍及自我价值的关联与意义。

  

  

除此以外,本书通过辅仁大学收藏的围腰实物及纹样内容的分析,不但讨论了施洞苗族围腰的织造技术,也区分了施洞类型之亮围腰、大围腰、暗围腰三者各自的纹样设计、组合及使用原则。针对围腰纹样之构成、组合,整理出了一套完整的信息。通过整合田野调查与博物馆藏品的数据,除显示施洞类型围腰设计的风格变化以及时代变迁的影响外,进一步厘清了施洞苗族女性如何运用围腰来诉说文化理想的建构历程。同时,也借此回答了施洞苗族女性对于自我认同的议题,提供了理解施洞苗族服饰文化的又一扇别有洞天的窗口。

 

作者:何兆华,台湾人,先后取得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学士学位、辅仁大学织品服装研究所硕士学位及台湾“清华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为辅仁大学织品服装学系教授及硕士生导师。近年研究兴趣集中在清水江黑苗的服饰文化变迁与认同等议题,通过田野调查,试图解开施洞图像历史化与文化化的历程。

  

  

  

内文摘读

  

  

施洞类型围腰的型制结构与款式  

  

围腰是施洞苗族女性在穿着盛装、便装或平日服饰时,会佩戴在腰际前后、围裹住腹部及臀部的物件。至于为何需要穿戴围腰,其理由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国民政府在推行改装时,为简化女性服饰,将裙装改为裤装,为了保留传统服饰的外形轮廓,因此在裤子外,用围腰围裹。另一说则是为了遮羞。当地人认为女性臀部的形状不可以轻易示人,如果被男人看到,是件令人害羞的事,所以必须用围腰遮起来。而依现况来看,施洞苗人在改革开放之后,围腰就只有过节走客时才使用。

  

从黔东南不同地区的苗族女性服饰来看,大部分苗族妇女的服饰当中,也都可以看到围腰的使用。例如:台江番召地区(图 2-3-1- ①)、凯里舟溪地区(图2-3-1- ②)、剑河展流地区(图 2-3-1- ③)、剑河久敢地区(图 2-3-1- ④)、剑河温泉地区(图 2-3-1- ⑤)、榕江高文地区(图 2-3-1- ⑥)等。在这些地区之中,虽然服装风格迥异,围腰制作手法亦不同,但围裹在腹部及臀部、片状、方形的结构却是相同的,显示围腰在黔东南地区不同类型苗族服饰使用中的普遍性。

  

  

  

从黔东南地区苗族妇女服饰的整体来看,围腰与服饰的搭配有色彩或图案的一致性。施洞类型服饰的两大基调为红色与蓝色,同时,在穿着盛装与便装时,围腰的使用也有差别。基本上,围腰的穿着原则是其型制、种类必须符合自身的年龄、出席场所的性质及自身角色,并与上身服饰同等级与同色系,即着盛装时搭配亮围腰、大围腰,着蓝色上衣配暗围腰等。在设计上,施洞地区的围腰较为精细。当地人认为:一张好看的围腰,必须符合整齐、颜色丰富但不杂乱、图案鲜明、轮廓清晰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