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中国哲学经典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承载着中华民族最崇高的价值理念,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如何对中国哲学经典进行重新诠释,激活文本的意义而彰显其生命力,实现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成了新时代哲学工作者的迫切任务。有鉴于此,龚晓康、邓国宏教授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选取了中国哲学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文献,编写了《中国哲学原著选读(第二版)》一书,在注释的同时并对其观点进行了解读,目的在于方便青年学子和哲学爱好者研习。

本书最大的创新与特色在于,概括与提炼每位哲学家思想体系中的基本哲学问题,按照问题选编相关文本并撰写专门的义解,使得本书的编写方式更加接近于传统的学案体。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在每位哲学家的文本选读与思想诠释之间建立更为紧密的对应关系,使得“中国哲学原著选读”的课程与“中国哲学史”的课程之间形成更为紧密的配合关系;另一方面,它将使得本书可以在离开《中国哲学史》的教材而独立使用时,亦能给学生提供关于中国哲学史发展的基本认识,并给学生示范如何依据文本进行思想诠释的哲学基本工夫。

本书的基本定位是为哲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中国哲学原著选读”提供一本合用、好用的教材。它不仅可以配合《中国哲学史》之类的书籍使用,亦可以独立使用,因此可以兼顾非哲学专业的大学生学习“中国哲学概论”一类课程的需要,一般的哲学爱好者与学习者亦可将本书作为中国哲学学习的入门书。它既是中国哲学经典的集中展示,也是中华文化智慧的现代传播;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深入理解中国哲学的精髓,汲取古代智慧的营养,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资源和文化支撑,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和时代价值。
本书获得“贵州大学国慧人文学科发展基金”资助。
主编:龚晓康,贵州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理事、阳明文化转化运用研究省创新团队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阳明心学、佛教哲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空性与解构》《阳明学知识论问题研究》。出版专著3部,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邓国宏,贵州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哲学、先秦哲学(荀子哲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道统与学统视域下的宋元明清荀子学史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乾嘉时期的荀子学研究》。出版专著1部,在《道德与文明》《孔子研究》《哲学与文化》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编辑:潘莎路
一审:徐 乾
二审:龚晓康
三审:闵 军